孩子,父母,你的,自己的,能力
提問: 關于孩子的模仿能力 問題補充: 我寶寶兩歲多了,從小他就愛模仿哥哥姐姐們的動作,可現在他不光模仿大孩子,連剛會走路的小孩子的動作他也模仿,這是為什么? 医师解答: 怎樣發展1-3歲孩子的模仿能力  


  模仿就是對人或動物、事物的表面現象仿效、照著樣子做,是創造的開始,孩子本能就會模仿,但怎樣發展孩子的模仿能力卻很有學問。以下五個方面可供參考。

  1、應盡早給寶寶提供模仿的環境。寶寶能坐時,用童車每天帶他到戶外2~3小時,接觸空氣、陽光。也可鋪一塊小毯子在草地上,放些玩具讓他在毯子上挪動身體,伸手抓物、自由活動,這是模仿的早期準備。

  2、寶寶不愿在小圍欄里玩時,就要讓他出來。為,寶寶在小圍欄里最長玩至1歲左右。基本認為寶寶到了9個月后仍圈在小圍欄中,對寶寶來說如同坐“監獄”。實際上寶寶不高興在里面玩時,并不一定是指他哭鬧;小圍欄中玩久了就玩煩了,也就根本不想玩了,這就極大地阻礙了寶寶的模仿能力。要盡可能提供給寶寶一方天地。俗話說:“孩子歲半,翻壇倒罐”,也可能打破一些東西,但這無所謂;玩臟了也不要緊,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3、建立孩子角,即供孩子存放玩具之類的地方,同時準備一些可以發展手腦并用的木夾子、硬紙盒、小錘、小木棍、圖釘、磁鐵、布片等材料,應讓其能看、能摸、能拆、能琢磨裝配、能堆壘、擺設、借鑒、即帶有工具性、概括性和新穎性。如1歲半的寶寶不會跳繩,但他卻會拿著跳繩的木柄當話筒,學電視中歌手的模樣,哼哼呀呀地搖頭擺尾。

  4、正確引導孩子模仿。對孩子來說,什么都想模仿,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極感興趣,希望像成人一樣做各種事。他們認為最感刺激的事兒也最愿模仿,諸如學電影電視中的壞人,叼煙、打、殺、踢、斗、戴墨鏡,這時成人要正確引導,使其模仿健康的東西。如模仿醫生看病,孩子會用椅子擺成醫院,像模像樣地給布娃娃聽診、開藥;還會用小推車推著娃娃去公園玩;或模仿擺家家,做家務活,當服務員。這種創造性模仿可增加生活知識,學會生存,從小樹立為別人服務的理想。

  5、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對象。爸媽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孩子2~3歲時,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加強,大腦結構日益完善,可以認識更多的東西,這時是模仿的最佳時期。此時孩子最需有伴,爸爸媽媽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陪孩子玩十分重要。孩子已不滿足于與小動物為伴,他們會擺出“小大人”的樣子,常常表現出“我自己來”,“我要那一個”、“你別動,我會”……此時家長應增加模仿的難度,比如進行律動表演,可按樂感、調式、節奏、感情色彩等要求,做十分豐富明快的動作,孩子一般都會模仿得惟妙惟肖。

模仿表明了孩子和周圍人的一種關聯
孩子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像他所愛的人,因而在這種渴望的驅動之下,他會喜歡拿著家長的皮包或者戴著大人的運動帽在家里走來走去,無論什么時候他戴著父母的飾物,他都會感覺到與父母之間有種直接的關聯。當孩子模仿大孩子行為的時候,如果你每次都以微笑和贊揚的話對待他,那么他就會因為得到了你的鼓勵而繼續努力做得更好。另外,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和做游戲,那么你和你的寶寶之間就可以相互模仿了。事實上,模仿是表揚和認可你的孩子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當你模仿你的孩子的時候,他將感到自己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模仿對象,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他的生長發育及認知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通常比較好動,手和眼睛能夠協調動作,逐漸開始學會用詞了,而且,記憶力也更強了。一般14個月大的孩子就能夠回憶起幾周前或者幾個月前他們看到的一些行為,并且自己模仿這些行為。也就是說,孩子正在密切地觀察和模仿父母,以他們的行為舉止為榜樣,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行為展現在孩子的面前。父母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希望孩子能夠總是把“”和“請”掛在嘴邊,那么必須自己先這樣做,自己經常說這些禮貌用語才行。另外,孩子們對待周圍人們的方式也是通過效仿父母而學到的,所以,必須讓孩子們親眼看到父母的友善、慷慨和富有同情心,而且,一旦孩子有了這些好的行為,父母一定要給予鼓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